为你 ~钟声为谁而鸣~

TOKYO主义2019.11.05

为你 ~钟声为谁而鸣~

“喜欢到无可救药的地步”
我的前辈记者就是这样形容高萩洋次郎的比赛表现的。
虽然性格如此容易厌倦,但他的表现却让人永远不会感到厌烦。

为什么呢?也许是因为他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体现在他的比赛中。

没有正确答案的永恒追逐。
比任何人都更感兴趣。

从不知何时开始爱上的足球,让别人也爱上它。
高萩洋次郎正处于那个循环的正中央,现在也是,将来也会如此。

善变的理性主义者

这是一种挑战。

“如果能传达高萩洋次郎的生活方式,那会很有趣呢”

以此为主题结束了采访,感觉有所收获。但将其写成文字却很困难。在沉思的旁边,摄影师开了个玩笑。

“我真希望我长得像洋次郎那样。”

确实,外表也很有魅力,是个好男人。但更重要的是,洋次郎拥有吸引人的魅力。如何表达这一点,这是比任何悬疑故事都要困难的难题。他拥有如此神秘的魅力。

人在喘息之处,需要留白,浪费也是必要的,但他说“讨厌浪费”。也许正因为如此,他平时总是比别人先一步行动。问他“为什么?”时,他说“是不是因为我急性子?”然后继续说道。

“之所以这样做,是因为想提前结束,不想浪费时间。既然是自己做,就不想麻烦。”

这真是非常合理且条理清晰的思考方式。擅长描绘最短路线并制定计划。由选手会主办的活动准备工作,在他负责后比以前顺利了许多。但因为什么都会做,也有些容易厌倦。“冲浪、滑雪板、高尔夫、潜水……什么都尝试过”,他数着自己挑战过的项目。

“高尔夫一套装备,潜水甚至连执照都办齐了。但是,很快就腻了,不再做了。毕竟是娱乐,能做到一定程度就好了。所以,觉得够了,不想再继续了。”

即使有那样的性格,我也一直专注于足球。

“足球的情况并非如此顺利。可以说没有正确答案,更多的是猜错的情况。因此,也许这是唯一不会感到厌倦的原因。”

原来如此,如果在“我不想浪费”这句话前加上“为了足球”,就能理解了。或许正因为如此,滚动的足球才让他如此着迷。

无尽的追逐

“你觉得足球哪里最有趣?”

这么一说,他歪着头说“为什么足球这么有趣呢?”。双臂交叉说“因为一直很有趣,所以不太明白”。他“嗯”了一声,喃喃自语道“虽然喜欢,但并不特别喜欢看足球比赛,如果当成工作的话会觉得无聊”。经过一番思考,得出的答案是这样的。

“是不是因为可以一直像孩子一样成长呢。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够好,总是有想要那样做、想要变成那样的愿望。因为有‘如果那样做就好了’、‘如果那样做就好了’的想法,所以不会感到厌倦。相反,如果我做得很完美的话,我就不会踢足球了。我想如果变得完美了就会停止。但正因为没有完美,才能一直持续下去。”

那场永无止境的追逐,在出生并成长的福岛县磐城市相遇,几乎每天都在踢球。小学五年级时,为了足球,每周一次开车一个小时去J村足球学校。得到了优秀教练的指导,精神和技术迅速成长,最终被选入U-15日本国家队。

“在U-15日本代表队中,中体联的选手几乎只有我一个人。因为一直比别人差,所以只能拼命跟上。特别讨厌热身前的技术训练。我总觉得比赛时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,所以总是希望快点进入比赛。比我更厉害的人有很多,但我更喜欢实战。为什么?因为实战可以蒙混过关。”

即使现在仍然说自己“足球踢得不好”。即便如此,说他适合实战,是因为每一个动作、每一个瞬间都隐藏着这一点。这一点至今未曾改变。

“说实话,我属于那种平时生活也想高效度过的类型,所以真的不想无谓地奔跑。如果可以不跑的话,当然不跑更好。我是那种这样想的人。想要建立一条明确的路线或者导线,对吧?希望尽量不后退,不想浪费时间,也想轻松一些。”

所以说,“一切都是准备”。为了传出一脚传球,消除一切浪费。确保视野,调整身体方向,对球的位置也格外注意。事先还要掌握接球球员的特点,“传球和射门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,都要注意队友的右脚、左脚、空间、脚下和传球速度”。这样的背景,紧密地融入了他的比赛中。可以说,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本身的体现。

改变生活方式的日子

然后,中学毕业的同时,离开父母家,决定跨区加入Sanfrecce广岛青训队。虽然通过了测试,但也曾想过“要不要在家乡开心地踢足球呢”。当我在父母面前说出这番话时,他们却说“如果带着那样的心情踢足球,还是去广岛比较好”,于是鼓励了我。

“我想他是希望有人告诉他‘去吧’。如果当时没有人这么说,他就不会成为足球运动员。”

自2002年以来获得的新环境充满了惊喜。“为什么他们这么厉害?这么快?这么强?”脑海中充满了疑问,感觉绝对跟不上队友们的步伐。

“教育方式已经不同了。比如积极地去抢球,或者进行沟通。培养方式的差异,一方像野草一样生长,另一方则是被细心浇水施肥培养出来的。这种差距就在那个水平上。差距太大,觉得根本不可能赶上。即便如此,也只是拼命地跟上而已。无论是国家队还是青年队,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追赶上,如何才能踢出这样的足球。即使成为职业球员也是如此。即使转会到新球队,也不知道该怎么办,只能拼命努力。每次环境变化时,总会感到危机感。”

通过这样的觉察和学习,高萩描绘出了一条持续上升的成长曲线。能够融入任何环境的高度敏感性,或许正是他最大的武器。

“无论是进入J村的学校,还是进入广岛青训营,或者进入国家队和职业队,都是如此。在这些时刻,我的成长周期都会启动。”

这也是因为去除了多余的部分,专注于“为了足球”,才留出了空白。正是这种极简主义的风格,使他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。2003年,当时16岁8个月3天,刷新了J联赛最年轻出场记录。进入职业后,2006年借助于被租借到爱媛FC的契机,在广岛成为了不可动摇的主力球员。2010年,他在J联赛山崎纳维斯科杯中获得新英雄奖,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人物。

然而,总是稍微向前看的洋次郎,真正意义上“改变”的那一天,就是那一天。从那天起,他的生活方式中加入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。对于那个一直在自我磨炼的男人来说,加入的是“为了某个人”的想法。这赋予了曾经自私的高萩洋次郎的生活方式深度和分量,塑造了如今充满魅力的形象。

2011年3月11日——。

感知力强的他,永远不会忘记那天发生的事情。



(后篇继续)
※11月6日(周三)后篇已公开。


◇高萩洋次郎(たかはぎ・ようじろう)简介




文字由Kohei Baba提供
照片由Kenichi Arai,Masahito Sasaki提供